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數位新聞法規與倫理
Digital Journalism, Law and Ethics 
開課學期
106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新聞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洪貞玲 
課號
JOUR5017 
課程識別碼
342 U128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新聞315 
備註
,含學術倫理 學術寫作技巧2. 0小時
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在變動的環境中,新聞產製與傳遞有其變與不變。本課程從法規與倫理的層面著手,期望掌握數位傳播環境中,新聞法規與倫理的面貌及操作原則。課程內容涵蓋以下面向:
1. 基本認識 – 數位新聞、新聞倫理、法律與法體系、立法過程及法律資料查詢、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
2. 新聞法律與倫理議題 – 名譽權、隱私權、猥褻及社會風化、歧視及仇恨言論、廣告與置入性行銷、著作權
 

課程目標

我們生活在資訊氾濫與科技創新的世代中,何謂媒體? 誰是記者? 甚麼是新聞? 讀者在哪裡? 整體而言,公共資訊的產製、傳遞與影響,不斷面臨轉型與重新定義。在此變動環境中,涉及新聞的倫理與法規議題有哪些? 有志於新聞產製與傳遞者,該具備哪些基本倫理與法律常識? 這些基本知識如何展現在新聞實踐中? 本課程即是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所設計。
為了使學生深入認識與數位新聞倫理與法律,本課程將探討與新聞傳播相關之倫理與法律議題,使學生了解倫理的內涵、傳播法體系、規範內容及演變。學生修習這門課,將有助於了解新聞傳播相關之倫理與法律規範,有助於掌握日常的媒體使用及傳播行為之分際;未來若從事新聞傳播工作時,將更能發揮專業職權,保護自己及他人權益、善盡媒體的社會責任。

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強調邏輯思辯與論述分析,並應用所學於新聞實務及時事現象之探討。因此,學生於課後學習,須有以下幾點準備:
一、針對指定閱讀內容,於課前事先預習。
二、針對每周討論主題與問題,事先思考並尋找解答。
三、有了充分課前準備,可於上課中表達意見、充分交流。
四、盡力完成本課程之各項作業要求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一、 指定閱讀(請詳述每週指定閱讀)
本課程兩本基本參考書如下:
尤英夫 (2005)。《大眾傳播法》。台北︰世紀法商雜誌。
鈕則勳、賴祥蔚(編)(2011)。《傳播倫理與法規》。台北﹕威仕曼。
其他內容,將以期刊論文或研究報告等補充。

二、 延伸閱讀(請詳述每週延伸閱讀)
請參考下列資訊。
陳銘祥等 (2010)。《科技與法律》。台北:元照。
葉玟妤 (2006)。《媒體人的法律保護》。台北︰商周出版。
鄭郁欣、林佳誼、蔡貝侖(譯)(2008)。《探究新聞倫理》。台北:韋伯。
作者: Karen Sanders. Ethics and journalism.
Wu, T. (2013). The Master Switch: The Rise and Fall of Information Empires. (中譯本:顧佳、陳正芬、周佳欣譯 (2013):《誰控制了總開關?》。台北:行人。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